最近,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1名微信用户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,超六成的网友有在朋友圈各种“晒”的经历。
在朋友圈“晒”生活无可厚非,但若不小心泄露私人信息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,则可能危害自身和家人的财产乃至人身安全。
发朋友圈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习惯,但是在发布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泄露个人信息,比如:旅行分享火车票或机票时,尽量遮挡住自己的个人信息,谨防被不法分子窃取;喜欢晒孩子的父母,尽量避免公开孩子的真实姓名或照片,如果真想分享,可以考虑分组;个人的家庭住址、电话号码、当前位置等也应尽量避免公开,以免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。
微信里的这些开关关掉
1、微信“附近的人”功能可定位你的位置,依次点击“设置——通用——功能——附近的人”,选择“清空并停用”,必要时可重新开启。
2、在微信“隐私”选项中关闭“允许陌生人查看十张照片”。
3、在微信“隐私”中关闭“通过QQ好友搜索到我”和“可通过手机号搜索到我”。

iphone别记录我常去哪
iphone手机中,有“常去地点”功能,可用地图显示机主经常去的位置。不想让人知道?关闭此功能可以依次点击“设置——隐私——定位服务——系统服务——常去地点”,关闭该选项即可。

别随便晒孩子照片
有些家长爱在社交网络发孩子的照片,会提到孩子的名字、学校,图片也可能透漏不少居住小区的线索。根据这些信息很容易汇总出孩子的名字、家庭住址、学校,可能会让孩子有潜在的安全风险。
网上测试小心有诈
“测测你的心理年龄”、“测测你前世是谁”、“测测你的出轨概率”等等,测试时输入的姓名、生日、手机号码等,会被存入后台,对其梳理,有可能拼凑出完整的个人信息。
安装软件少点“允许”
手机安装游戏等软件时,常被要求“使用你的位置”,一旦点击允许,这些应用便可扫描并把手机信息上传到互联网云服务器,一旦资料泄露,别人就可能知道你的位置、跟谁通话、家在哪等等。

及时关闭手机WIFI功能
发现免费WIFI不要随便登录,这可能是黑客用来入侵你手机的工具。
江西一位先生使用没有设置密码就能直接登录的免费WIFI,并用手机输入自己网银卡号密码,结果发现账户被人转走了3.4万元。
手机丢了,这些事立刻做
1、致电运营商挂失手机号
中国电信:10000
中国移动:10086
中国联通:10010
并到运营商处补办手机卡
2、致电银行冻结手机网银
工商银行95588 中国银行95566
农业银行95599 建设银行95533
交通银行95559 浦发银行95528
招商银行95555 广发银行95508
民生银行95568 光大银行95595
中信银行95558 华夏银行95577
3、解除支付宝绑定:95188
4、解除微信绑定:110.qq.com
手机安全必须做到
1、不轻信扫描生人发的二维码;
2、不要把银行卡、身份证及手机放在一起;
3、保持设置手机开机密码的习惯;
4、更换手机号前,在微信设置解除捆绑;
5、手机丢失,第一时间打电话给银行和第三支付供应商冻结相关业务。
小编寄语:
小伙伴们,现在就赶紧关闭一些涉及隐私的按钮吧,不然很可能不经意就泄漏隐私哦!
海湾消防公司主营:海湾消防报警系统销售,消防设备安装,海湾气体灭火、海湾电气火灾、消防水喷淋系统施工安装,售后维修,海湾消防网站:http://www.gstxf.com/;海湾消防服务热线:4006-598-119